科技力量为防灾减灾注入新动能

有这样一个群体,科技他们为了守护百姓安全,力量在排查风险时防微杜渐,为防在灾害发生时挺身而出,灾减灾注他们就是入新应急管理工作者。
6月12日,科技国新办举行“新征程上的力量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5位应急管理系统代表围绕“勇担应急使命 守护人民平安”讲述了他们的为防故事。
“这些年,灾减灾注我去过高原高寒的入新藏区、高山峡谷的科技灾区、余震滚石不断的力量震区,开展防灾救灾和灾害评估工作。为防在一次次迎难而上、灾减灾注向险而行的入新行动中,深刻认识到科技赋能防灾减灾的重要性。”作为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灾害评估部主任,吴玮的主要职责是开展灾害评估研究和实战应用工作。
灾害评估对科学决策至关重要。近年来,吴玮和团队推动构建了“天上看、地面查、模型算”的灾害评估技术体系,通过对遥感技术、地面抽样调查、模拟仿真、机器学习等多种方法手段的创新融合应用,提升灾害评估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针对地震、台风、暴雨洪涝、干旱、低温雨雪等灾害,吴玮组织开展了灾害风险评估、灾情快速评估、灾害损失评估、救助需求评估等工作,为灾害风险防范、灾情研判分析、启动应急响应、安排救灾资金等提供决策支持。
房屋建筑不仅承载着人民美好的生活,也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屏障。“我多次深入地震现场收集房屋震害的数据,分析其倒塌的原因,提供加固和修复的技术方案,为百姓排忧解难。”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研究员王涛分享了他从事建筑物抗震研究的故事。
作为中国救援队的结构安全专家,王涛参加了2023年土耳其地震和2025年缅甸地震的救援行动。“在救援行动中,我和救援队员一起,冒着多次余震风险深入废墟,评估废墟安全性,为确定救援方案提供依据,有力保障了救援行动顺利开展。”王涛说。
2008年汶川地震后,王涛和同事们一起研发了新型试验手段,揭示房屋建筑倒塌的破坏机理。同时,他们还研发了多种提升房屋建筑抗震性能的新方法,并成功应用于老旧住宅抗震加固等重大工程项目,为韧性城市建设添砖加瓦。
近年来,我国采用了多种新技术,为应急管理工作提效赋能,比如地震预警、遥感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都取得了非常大的实效。“在2022年泸定地震中,成都提前近1分钟收到预警信号,成功避免了二次灾害的发生,也实现了从救灾到防灾的关口前移。”王涛举例道。
每年出差200多天,提供了超过5000小时的安全监测,保障近3000名救援人员的安全……加入勘测队6年来,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勘测队副队长张亦海多次在高温湿热、严寒暴雪、高原缺氧等恶劣环境下参加应急救援行动。
“我们勘测队是救援战线上的一支技术保障队伍,职责就是保护一线救援人员的安全。作为由一群博士和硕士组成的科研队伍,勘测队具有自主研发装备的能力。”张亦海说,“这支队伍很年轻,既能在实验室内做实验,又能在救援战场上战斗。”
2014年,勘测队成功研制出我国首台(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边坡雷达监测装备,其性能赶超国际,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压缩了进口设备的市场占有率。经过10多年的艰苦攻关,勘测队研发出10余款适用于不同场景的监测装备,获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专利奖等16项省部级奖励。
“作为救援现场的‘雷达预警兵’,救援现场才是我们勘测队的试金石,今后我要研发出更多实用的装备和成果。”张亦海表示,将在先进装备的研发上继续发力,把更好的技术应用于应急救援,在守护生命与希望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相关文章
- 随着《毁灭战士:黑暗时代》正式发售,id Software的一位艺术家在其个人网站上发布了一系列截图,这些图像或许揭示了最初构想的《毁灭战士 4: Hell on Earth》可能呈现的模样。与此同时2025-08-10
- 尊敬的用户:大家好!又到盛世华诞,举国欢庆时。在翘首以盼中,我们迎来了祖国70岁的生日—国庆节。根据国务院办公厅相关规定,结合我司实际情况,经研究决定,现将本网国庆节具体安排通知如下:10月1日-102025-08-10
- 发布者:蒙蒙 浏览量:6407发布时间:2022/6/10 16:20:12 喜茶、奈雪不光贵,还总排老长的队!别着急,锡岚冷泡型波波奶茶来了!从手工到自动化,从简陋到精致也2025-08-10
- 东南网11月25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何金) “我们所有的进口冷链商品,都严格遵守相关防疫要求。”23日,泉州麦德龙超市负责人蔡京科对记者说,“进入麦德龙的进口冷链商品2025-08-10
- 着力打通“最后一公里”公共文化服务将更显公益性为了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市文旅局、市教育局、市体育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科协日前联合2025-08-10
进击的京东方:OLED显示加速发展 构建物联网蓝图,企业新闻
继率先在华为旗舰手机上拿到高等OLED显示屏订单后,京东方A(3.760,0.05,1.35%)000725.SZ)再次向高等OLED市场发起挑战。此前,手机行业高等OLED屏幕一直被韩系企业垄断,但2025-08-10
最新评论